在我国,建房子是很讲究房屋朝向的。


凡是对中国或是对中国古建筑有研究的人,都清楚中国绝大多数的古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的,尤其是宫殿等。


也就是说把正门开在正对南方的位置,而不是北方,甚至在一些皇帝百年之后的陵寝,其墓碑也总是坐北朝南的。



房子座向判断一般采用下面的方法:


在屋内面向屋门,你此时面向的什么方向,房屋坐向就是什么方向的,这个叫"向"。


而房屋所在位置叫"坐",那么坐北朝南的房子,就是位于北侧,门朝南的房子了。



早在原始社会,汉族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,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大门朝南。


到了商周时期,测量方向是选择环境的先行步骤,在《诗·公刘》中就有记载道:


“即景乃冈,相其阴阳。”



到了汉代,汉代政治家晁昏提出,在选择城址时,应当:


"相其阴阳之和,尝其水泉之味,审其土地之宜,正阡陌之界。"


也就是以北为阴,南为阳,山北水南为阴,山南水北为阳为判断基准。



那么为何都要选择坐北朝南,而不是坐西向东等其他朝向,这是为什么?


按照现在的说法是,我国处于地球北半球、欧亚大陆东部,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归线以北,所以朝南的房屋就便于采取阳光。



因此这种房子,光线充足,冬暖夏凉,就算是在冬天,阳光也能照射到房间的深处。


到了夏天太阳升到接近头顶的时候,屋内也感觉不到阳光的强烈照射。



而因为“坐北朝南”这样的房屋极具地理优势,所以这样的房屋一般被称为“正屋”,给一家中最尊贵的人居住,中国自古重视孝道,所以正屋一般由长辈居住。


东西向的房屋因为采光并不是很好,所以称为“东厢房”“西厢房”,我们经常在小说里看到的“厢房”就是这么来的。



而且坐北朝南,不仅是为了采光,还为了避北风。


但那时我们的祖先们连地球是圆的都不知道,自然解释不了为什么住在面南的房子里的好处,于是就有了所谓的“五行八卦”之说。


按其说法:东方为木,南方属火,西方为金,北方属水,或者以八卦的高为南,坎为北,震为东,竟为西。



简言之,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,顺应天道,得山川之灵气,受日月之光华,颐养身体,地灵人杰。


当然了在古代古人多喜好坐北朝南的房子,还跟封建制度有关。



这就要从过去的四合院说起。


中国古代汉族民居多数采用四合院的形式建造,其中各个房屋的坐向代表了房屋的位置好坏,因此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。



古代把南视为至尊,而把北象征为失败、臣服。


所以作为九五之尊的天子皇帝,自然也要让天下丞民对他尽忠尽孝,住在面朝南的房子,坐在面朝南的座位上。

古代君见臣及尊长见卑幼,均南面而坐,臣僚或卑幼都是站在南面的,也就是面朝北的,故以“北面”指向人称臣,称为“北面称臣”。



因此,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,帝王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,而民居自然要避讳正南方向,偏东或偏西一些,以免犯忌讳而获罪。 



人们一般认为坐北朝南顺风顺水,采光也好,当然,如今大家建房或是买房都不再特别讲究坐北朝南,但还是会比较注重采光问题。



由此可鉴,坐北朝南的房屋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产生的,也体现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。